免费全国空降同城微信_全国高端伴游私人订制_高端外围3000快餐一小时贵吗_全国空降同城免费

您所在的位置: 南平文明之光 > 文明村镇 > 正文
植文明根脉 育时代童心——五夫镇探索儿童友好乡村多维实践

2025-05-09 18:14:18? ? 来源:南平文明之光  责任编辑:郑正华    我来说两句
 

武夷山市五夫镇是朱熹故里,文化底蕴深厚,自然风光秀美。近年来,五夫镇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,积极探索儿童友好乡村建设,通过文化传承、自然教育、农耕体验、户外运动等多元方式,为儿童打造一个寓教于乐、亲近自然的成长空间。

文化浸润童心

传承千年文脉的成长课堂

23.66米高的朱子雕像矗立于文公山下、翠竹青松之林前,左手书卷记载千年智慧,右手捧心传递仁爱哲思。广场直径50米,寓意着朱子在闽北琴书五十载。在这里,孩子们可以参加庄重的朱子成年礼、敬师礼、祭礼典礼等活动,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,从小在心中种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。每逢节假日,广场上还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,如诗词朗诵会、传统礼仪展示等,让孩子们在仪式中学习尊师重道、知书达礼的中华美德。

朱子雕像广场 南平市妇联供图

漫步兴贤古街,路旁沟渠清澈,“过化处”“三市街”等牌楼和“紫阳流风”“邹鲁渊源”等历史名人手书的横额随处可见。兴贤古街是朱子文化遗存集中地,创于中晚唐,兴盛于宋代的古街道,由六个不同名字的街坊组成。古街不仅是一条历史的街道,更是一座活着的文化博物馆。

孩子们穿梭在古街中,仿佛穿越时空,回到了那个文人雅士辈出的时代。街边的老房子、古牌坊,每一处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,家长和老师可以随时为孩子们讲述背后的故事,让他们了解五夫镇的历史变迁、人文风情。兴贤书院里,孩子们化身“小小理学家”,在国学讲堂中探讨“存天理,灭人欲”的深意。古街中还保留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五夫龙鱼戏,在重要节日时,龙鱼戏表演热闹非凡,孩子们可以近距离欣赏这一传统艺术的魅力,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韵味。

兴贤书院 彭善安 摄

“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。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?!?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宋体, SimSun; text-align: justify; text-indent: 32px; text-wrap: wrap;">紫阳楼位于屏山脚下,潭溪之畔,屋前是半亩方塘,屋后是青翠竹林,朱熹的《观书有感》便是在此处触动灵感而作。

在儿童友好乡村建设中,紫阳楼成为了孩子们感受古人生活、体悟理学思想的重要场所。孩子们可以参观朱熹的书斋及寝室,了解他的生活起居和治学环境,感受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问的严谨态度。通过解读《观书有感》等诗词,引导孩子们思考知识的来源和学习的方法,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。朱子社仓坐落在五夫镇凤凰巷内,朱子社仓不仅保留着古代赈济智慧,更创新转化为儿童公益教育基地,孩子们在这里化身“小小仓管员”,学习物资分类、账目管理,理解互助共济的社会价值。

自然赋能成长

田园生态中的探索乐园

在五夫镇的田野间,哈密瓜观光种植园格外引人注目。这里不仅种植着香甜可口的哈密瓜,还设置了观光步道和科普展示区。孩子们可以走进瓜田,近距离观察哈密瓜的生长过程,了解从播种、育苗、栽培到收获的每一个环节。在收获季节,孩子们还可以亲手采摘哈密瓜,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丰收的喜悦。农业体验区则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农事体验活动。他们可以参与到耕地、播种、浇水、施肥等农活中,感受农民的辛勤劳作,懂得珍惜粮食的来之不易。在这里,孩子们还可以学习到各种农作物的种植知识,了解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,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农业的热爱之情。

万亩荷塘 李直玲 摄

五夫镇素有“白莲之乡”的美称,万亩荷塘是五夫镇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之一。每到夏季,满池荷花竞相绽放,“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”的美景令人陶醉。孩子们可以沿着荷塘边的栈道漫步,欣赏荷花的娇艳姿态,观察荷叶上滚动的露珠,聆听蛙鸣蝉叫,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?;箍梢蕴逖椴烧?,品尝那清甜的味道。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们不仅能够欣赏到自然之美,还能了解荷花的生长习性、莲藕的营养价值等知识,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。

不觉晓露营地里有霍比特人屋,圆拱形的门和小小的窗户,错落分布在草地之上,让孩子们瞬间化身为霍比特小精灵,在这个奇妙的小屋里开启想象之旅,或玩着角色扮演游戏,或沉浸在绘本的世界中。这里还有鱼跃龙门主题乐园,惊险刺激的滑草项目让孩子们发出阵阵尖叫,还有充满挑战的攀爬架,锻炼着孩子们的勇气和体力,在一次次尝试中,孩子们学会了坚持与克服困难。同时还有萌宠乐园,孩子们可以近距离接触各种可爱的小动物,给呆萌的土拨鼠投喂青草,看小黑猪在泥地里欢快打滚;与悠然踱步的羊驼亲昵互动。在这里,孩子们学会了关爱动物,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,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责任感。

创意点亮童年

多元体验的成长舞台

植物印染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技艺,五夫镇将这一技艺引入儿童友好乡村建设中,邀请台湾南华大学的赖絮朎老师在这里开设工作室,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学习植物印染的方法,利用随处可见的叶子作为染料,亲手制作出独一无二的印染作品。在学习植物印染的过程中,孩子们不仅能够掌握一门传统技艺,还能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,设计出独特的图案和色彩搭配。通过实践操作,他们了解了植物染料的特性和制作过程,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,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。

农业体验区 李直玲 摄

诸子窑是五夫镇的一个陶艺创作基地,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学习陶艺制作的基本技巧,如拉坯、捏塑、彩绘等。在陶艺老师的指导下,孩子们制作“武夷青”瓷器。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,还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。在籍溪草堂,孩子们得以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传统技艺之旅,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拓印技术。当一张张充满古朴韵味的拓片完成时,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兴奋。他们不仅亲手制作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,更在实践中体会到古人的智慧与匠心。

每年的环带青春彩虹跑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活动,随着扬起的彩虹烟幕墙及一声枪响,孩子们组成一支支彩虹跑队伍,在奔跑中被彩色玉米粉染成“彩虹精灵”,沿13.14公里的环镇绿道奔跑而过,掠过籍溪、朱子雕像、五贤桥与古街土墙黛瓦,将“朱子故里”的生态之美化作跃动的青春符号。这场充满仪式感的狂欢,不仅是体能的释放,更是一场关于勇气与协作的成长挑战。孩子们手拉手冲过终点线时,彩色粉末在阳光下飞扬,映照着他们脸上比彩虹更灿烂的笑容。

彩虹跑 木头吉他屋供图

如今的五夫镇,正以儿童友好为支点,将千年文脉、田园生态与现代教育理念深度融合。这里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高地,更是儿童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。从触摸历史到对话自然,从艺术创作到社会责任,五夫镇用独特的方式为孩子们搭建起充满爱与智慧的成长舞台,让乡村振兴与儿童成长同频共振,书写着新时代的田园童梦新篇章。(南平市妇联 武夷山市妇联 江素琴 黄丽彬